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恶补断深入和世界各国交往合作的不断频繁,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的语言,其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显得突出。中国在十几年前已经加入了WTO,从那时候开始,那些有眼光的、时刻关注中国发展的有识之士发出这样的感叹:加入了WTO后,中国需要在各方面与世界接轨,而起着传递信息、沟通交流这一重要作用的真正合格的英语工作者实在是太少了。一贯以来,根据政府对教育的计划安排,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再加上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起码有九年的学习英语史,如果能进入的大学深造,少则再学一年英语,多则还可学三到四年英语。我们的教育十多年的英语学习时间投进去了,但真正能听、说、读、写全方位能在外国人面前独当一面的去很少。多数的学生是“聋子英语”或者“哑巴英语”一列。
纵观我国整个英语教学体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在英语教学体制上存在这一些弊端,对整个英语教学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最大。譬如,教师整体素质欠佳,教材编排、教学方法不科学,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不合理,评价体质不健全等等。笔者在这里只想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忽视的英语语音学如何融入到基础教学中问题发表自己的建议。
像其他任何语言一样,英语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要素组成的。其中语音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没有一定的语音知识,就领会不到英语语素的发音要领和读音规则,就掌握不了标准的语音、语调,更不能明白无误的进行交流并达到相互理解。“语音学好了,对于以后学习语法、记忆单词、发展口语、提高听力都是有极大帮助的”。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吉姆逊也曾经指出:“不论讲任何一种语言,这个人必须百分之百的了解这种语言的语音,只要了解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语法知识和百分之一的词汇就足够了。”由此可见,语音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即便是在全国普及学习英语的今天,也是这样。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英语语音这门课程似乎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利课程,即使那些有机会在大学深造的学子们也不一定有机会学到它,因为这门课程只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开设。可见它的普及是何等的狭窄。
现在虽然都开设了英语课,有的地方甚至在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英语教师在上岗前并没有通过严格考试,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的英语教师,水平有限。他们自身也不懂得英语语音知识的重要性,对英语语音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因而上课时对英语语素的发音和语调方面的知识只能是一带而过,有些教师连基本的语素发音都发不准。因而他们所教给学生的语音知识就是:认识57个音速,拼写一些生词,念一般句式的升降调式。而学生学了几年的英语却不知道存在着《英语语音学》这门学科,更不懂得语音是整个外语学习的基础。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偏重语法和课文讲解的今天,有为数不多的人在心里对这门课程存在着抵触情绪:认为它既枯燥无味又不能对其他学科起到帮助作用,往往是人到心不到,从学习效率上看语音课形同虚设。
(一)英语语音课开设面狭窄。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后仍然不懂得什么是意群和停顿,什么是语句重音,什么是连读和同化等等。他们不但发音欠准而且语调别扭。虽然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只要一开口就会“原形毕露”。当他们日后成为英语教师时,便成了一种铺盖面很广的恶性循环。
(二)语音学这门课程只在大学英语专业才开设,其意义也是不大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英语时形成的错误语音、语调已经“根深蒂固”。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那些有了十几年英语史的学生在大学有限的课时里改掉错误何谈容易。不但老师教的难受,学生更改的痛苦,收效甚微。因为那些语音早已根植在学生的脑海中,不是可以一挥而去的。这种教学中重复无疑是一种多学生痛苦的折磨,因为他们不得不为原来不合格的教学加倍的付出。不但浪费了时间,耽搁了教学进度,而且影响着教学质量,简直是误人子弟,绝对不能原谅的。
(三)根据心理学的分析,中小学正是接受知识的黄金阶段。这时学生的发音器官达到灵敏的极限,耳朵能辨别语音、语调上的细微差异,口舌能准确地模仿各种声音。他们不但精力充沛,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记忆力旺盛而且接收能力极强。在这一时期不普及语音知识,不只是错失良机,而且因为学生学不到必要的语音知识,又少机会(或无机会)接触标准的视听材料,因而缺乏必要的自我辨别和更正的能力,势必只会机械地仿读,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对于老师没有带读过的句子,他们读得结结巴巴,随意停断,语调随心所欲,毫无章法可言。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去学习一门外语并且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然而学习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交往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而遇到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只有充分的了解该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英语中包含了数不清的典故、名言、历史著作等,并且牵涉到了各时期的思想、政治、社会重要事件和人物。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语言才能学得更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和标准。下面是七级文化意识目标的描述:
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也更加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型,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考查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
现在很多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只注重对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便可以顺利的进行阅读交流了。的确,语言基本功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一些单词或者句子,而且为了交流交际。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做题应付考试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
新课改后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理论编写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有一个话题以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模块都反映了中外不容的文化,每个模块中的听说读写都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充分的体现了“文化渗透”这个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勤于思考,就可以发现很多跨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很多传统的西方节日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很多学生也非常热衷于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也可以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现在广为流行的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教师在这些节日的时候不妨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例如圣诞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西方人如何庆祝圣诞节。.
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开展丰富的选修课,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开展一些有趣的英语选修课。例如本人所在学校开设的《英语歌曲欣赏》《英语美文欣赏》和《英语影视剧欣赏》。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必须要完成的语言知识教学任务,可以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向学生传递英语国家文化为主要目的。.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热门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奥数作文阅读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线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西安小学英语培训去哪 五年级语法基础知识巩固,有些考生的听力基础知识部分做的还比较好,但是英语语法却只能做对一两道,有的甚至对英语语法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全军覆没。其实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上一定的技巧,英语语法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对完形填空心存恐惧,是导致失误的根本原因,有些考生满脑子的畏难思想,殊不知这种情绪只会使得自己的全部思想游离题外,根本无法进入思维,还谈何理解文章的内容呢?所以,集中思想、树立信心、平心静气、去除杂念才是做好英语语法题的保证。
浏览全文能获得更多的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并根据文章的内在逻辑意义、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以及作者行文的走向,把握文脉,调整并定位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做出比较终的判断。如在Compuer一文中,作者贯穿文章始终的主线为Computers are important for human beings,但到了比较后,作者笔锋一转,提出Are you afraid if computers can really think one day?作者的行文走向是一种担心和忧虑,所以读者既要善于听话听音,也要把握准文脉,及时调整、定位自己的思路,就会发现上述问题的正确回答应该是Yes,we are afraid.。
传统英语专业较看重学生:(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2)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3)有一定的阅读和分析鉴赏各种体裁的英语原著的能力;(4)了解我国国情和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和现状;(5)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而商务英语专业则更注重学生:(1)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专业能力;(2)熟悉和掌握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3)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事国际贸易、商法、金融、营销、电商等工作。
以浙江工商大学2014级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为参考,其低年级(一、二年级)的核心课程均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与英语教学大纲相匹配,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两专业共同核心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语音实践、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语法实践等。有所区别的是,商务英语专业更侧重于学生对基础商务知识的掌握,口语与阅读均为商务方面,并增设了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不同于低年级对英语基础技能的培养,两专业高年级(三、四年级)核心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涉及英语文化、语言学的深层次课程,二是专门用途英语。传统英语专业更注重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掌握,而商务英语专业偏向商务方向的专门用途英语,二者核心课程的设置存在的不同主要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如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导论等课程偏重于学生对于文化、文学类知识的掌握,这类必修课在商务英语专业则为选修。反之,国际营销英语、国际物流英语则是典型的商务方向英语,在传统英语专业则为选修。在实践类课程方面,商务英语专业对实践类课程更为重视,而传统英语专业则更多地注重语言文学能力。二者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也均与其培养目标相一致。
在低年级教学中,二者均采用通用英语(EGP)培养模式,即开设课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课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能力。而在高年级教学中,两专业采用专门用途英语(ESP)培养模式,其所测重的学生能力培养则有较大差异。传统英语专业侧重于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偏重于学术。而商务英语专业则以商务方向英语为主,如商贸、物流等,更注重学生对于商务方面知识的熟练运用。
大学英语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我国与其他各国接触交流日益增多,社会各个领域需要英语交际能力较强的人才也急剧增加。但是,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与社会发展形式相差甚远。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两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探析。
本科应用型人才不同于普通的本科学生,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方面具有自身特点,是一种全新的人才教育模式。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从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能力要加强学生抽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不断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先”的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要充分体现出:加强基础知识课程、扩大语言技能课程、增加行业英语课程、延续选修课程和开设文化类课程。
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是培养其他英语能力的根本。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巩固,根本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去。经过高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表明,如果学生没有一扎实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其他一切的英语教学活动可谓是空中阁楼。学生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就没有语言知识的积累,英语教学活动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的培养,就要从音、形、意等基础环节进行培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要在有效的课程内,最大效率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基础水平。
语言技能课程的设置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基础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扩大语言技能课程,是英语知识技能化的关键。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一般每周有5节英语课,其中4节为基础课,听写课仅1节,这种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对英语知识技能化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的是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技能课程的设置。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基础的组成部分,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读、写、译是语言的输出。英语实践能力和听说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长时间的练习,英语技能才能慢慢提高。扩大语言技能课程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提高语言技能的关键在于重视实践,提高技能。因此,在大学英语技能课程设置时,要设置丰富多样的英语课程例如:写作课、翻译课、听说课以及英语演讲和辩论赛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能够将英语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英语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基础知识,对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技能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同时记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社会上所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就要根据市场需求,依据学生所学专业适当增加行业英语课程。增加行业英语课程的设置,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听说能力为目标,增加学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同时结合学生培养人才的方向,开设新闻英语、美术英语、电气英语、会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
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将英语基础知识在所学专业领域得到灵活运用和提高,促进学生从学习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渡。在实践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只是简单的将英语知识教授给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英语背景知识和文化的教学是必要的。增加学生英语文化课程,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深刻理解、减少机械记忆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能单纯将英语教学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播,要加大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播,让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有充分了解,进而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不仅要在基础必修课上下功夫,同时还要适当开设英语选修课。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技术和教师资源,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英语选修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着培养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增设多门学生感兴趣或切合实际生活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加深英语文化理解,优化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总而言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关键在于对英语课程的改革。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课程、扩大语言技能课程、增加行业英语课程、延续选修课程和开设文化类课程。从以上环节对英语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为我国经济腾飞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数量广大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和英语交际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1]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徐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04期.
[2]侯忠秀. 浅谈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英语这门课是中职学校内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基础文化课,不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多少的阻碍,都要不断地研究、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掌握学生和教师这两点对英语课堂的有效性进行改善。
造成目前学生这种专业知识跟英语基础知识失衡发展现象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学生对英语的基础性课程知识的价值完全没有概念,甚至有时候英语老师认为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太差了,抱着一种教多少就算多少的心态教学,从而致使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不是很高。如果想要改变这个情况的话,必须就要增强自己对英语的基础性知识所富有的价值有个明确的认知。教学英语这门课程的优劣,不单单只是跟学生能否变成“技术型”的人才相关联,还跟学生可否转变为“复合型”的人才有一定关系。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对英语的基础性知识教学的认知变得更有意义,让他们愿意把基础知识当成重点来学习,并改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出英语基础性课程线.狠抓英语的基础知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跟初中时期的英语知识比较起来,中职时期的英语更有挑战性,它的跨度变得更大了,让每个学生学起来都感觉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大多数的同学在初中时期的英语基础知识就不够好,理所当然地到了中职学校之后,在英语的学习进程上就相对较慢,总会落在别人的后面去,目前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那么针对这种现象的发生,老师就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掌握英语知识的能力,对他们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助于音标、语法练习的活动。让学生最大化地吸收基础性知识,让他们由听英语变成说英语、写英语,适当地表扬他们的努力精神,肯定他们的成果,从而让他们得到一定会攻下英语课程的自信。
在英语课堂的教学里,老师要死抓着“精辟讲解”“善于诱导”“激发兴趣”“引起深思”这四点进行课程教授,要想充分体现出教师在整个英语课上的主导性,教师就得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自己如何教好英语转变到学生如何学好英语上。老师随时都要注意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让自己的主导性跟学生的作用相互结合起来,有没有相互协调,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主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学会探索知识,寻找自己最有优势的发展方向,真正意义上把学生带到“自求得之”的境界中去,整体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1)老师要明确自己传递给学生某些信息的意义。每一节英语课都要达成一定的目标,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而且,教师所传达的思想要有目的性,都是学生能接受的。所以将老师教授的知识分层次,更加有利于对英语知识的设计和研究、探析。
(2)老师要选择好问题的突破关卡。引导学生获得教学的主要信息也是一门比较精致的艺术,所以要选择好特定的一个突破口,让学生能最大化地接受到这些信息并吸收这些知识。
(3)老师要保证这些教学信息是完整的,是清晰可见的,这样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顺应学生在认知上的规律性,把平时教学的系统性改变成传授知识的系统性。
(1)教师职业的操守原则。既然成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老师就应该把爱心传播给祖国的“未来”;要对那些更加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给予耐心、信心、责任感;要坚守这份工作。如果一个老师连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都没有没有,那么有效教学根本就无从谈起。
(2)教师职业该有的素养。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明确自己开云全站在职业理想上的道路方向,要创新英语课程的理念,改善英语知识的主要结构,协调好跟其他人或者跟社会、班级集体以及相关英语职业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就能够让老师得到更好的工作业绩。
(3)英语专业技能的培养。它通常包括五个部分:英语教学的基本性知识、获取英语知识的能力、对知识进行反思的能力、科学钻研知识的能力以及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转变英语理念的技能。这些都需要英语老师按实际情况来设计英语专业的发展策略,然后坚持自己的教学方向,不断地进行改善,深入研究,及时创新,从而向更有高度、更有深度的教师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主力军,它是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所需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拥有一流的技术水平,还要能读懂用英文介绍的一些机器的说明书。这一要求也给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带来挑战,它对高职英语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就是为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开云全站、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的。高职英语课程不能仅仅开设基础英语,还应该把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减少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有的甚至把大学英语变为选修课,与此同时,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和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高职基础英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但是,目前很多的高职基础英语课程设置并不符合这一教育理念,而是存在着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体系是以课堂、书本和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他们对知识点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现在的英语教学内容中,常识性和基础性知识偏多,专业性知识涉及甚少,远离未来岗位要求。
据了解,在广西,只有少数的几所高职院校开设有行业英语。只开设基础英语而忽视了行业英语,会使教学内容设置不足,有浪费人力物力的现象。如果直接开设行业英语来取代基础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不能达到行业英语的要求。所以基础英语不能取消,但同时应开设行业英语课程。
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基础英语所使用的教材多以外国文化为主,注重趣味性和常用性,缺乏行业方面的专业性,使学生觉得他们所学的英语跟他们的专业毫不相关、怨声不断。
行业英语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9年颁发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首次提出来的:高职英语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应该与行业英语衔接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把行业英语渗透到基础英语的教学当中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优先考虑行业企业岗位所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针对学生未来职业需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行业英语是把英语知识同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相容性和语言的应用性。从本质上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定位方面,教育者必须明确开设行业英语绝不是为了替代或者削弱基础英语教学。其实,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都是为了同一教学目标而开设的,都是为了培养全球经济化体制下的新型人才,帮助学生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语言特征,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开设行业英语,就必须配置有一支与之相匹配的特殊外语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还必须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胜任行业英语的教学任务。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状况而言,行业英语的师资队伍的培养只能通过转变公共英语教师来完成,这会给公共英语教师带来极大的挑战。首先,行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讲解行业知识。第二,行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某一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业务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第三,行业英语教师要积极与专业教师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第四,行业英语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中参加实践,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充实和完善行业英语的师资力量。同时,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才能把企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与今后的教学相结合,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才可以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行业英语进行改革,同时,教师通过参加实践,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据调查,目前行业英语教材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教学理论指导。因此,对行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双重目标,力求教材能达到职业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庞杂,各专业门类分化与整合在加速前进。在教材开发方面需要高职英语教师、专业技术以及企业人员通力合作,把现有的相关行业归并整合,明确划分行业大类。然后根据不同专业的行业性质和特点,多元化、特色化构建教材编写的体系和框架。同时,英语教师要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所需求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设计语言学习任务,根据不同专业的行业英语典型任务来划分每个单元,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体现职业能力需求与英语知识的有效结合,确保教学过程体现职业性和应用性。
在行业英语教材开发方面,教师一定要注意行业英语的内容与专业英语的区别。行业英语的教材内容专业性不能太强,不能给学生造成望文生畏的感觉,而是要体现行业专业相关的基础性、一般性的知识,让学生掌握自己行业中代表性的常见词汇和常用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既要注意教材内部的衔接,又要注意与基础知识的衔接,特别要注重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和过渡,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进行基础英语教学的同时,也要在其过程中渗透行业英语,把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础英语是行业英语过渡的一座桥梁,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它的教学显得异常重要。基础英语不仅肩负着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还要为行业英语教学做准备。调查显示,学生在运用英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词汇量少和不知道专业术语的用法。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特别在词汇教学中,要适当地渗透行业英语词汇,让学生明白平时遇到的简单的词汇在行业英语中的意思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如:对于财经专业学生,当学到fund一词时,可以顺便拓展跟fund有关的词组及其意义。如:fund manager (基金经理),raise funds(募集资金),closed-end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那么学生就会知道open-end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就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通过词汇的拓展,让学生明白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是息息相关的,也体现了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需求,强调职业的相关性。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行业英语时能更快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结合基础英语的教材,把相关的行业英语的词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渗透到基础英语教学当中,为学生的行业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岗位,决定了学生毕业后使用英语的频率的方式不同。据调查,学生在如下的场合中使用英语较为频繁:业务联系、接待外宾、接受外籍工程师培训、打电话等,而且主要以听说技能为主。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突出目标岗位实际应用的能力,以职业导向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知识点,注重真实性、时代性和趣味性,协调各种语言能力和谐发展,结合岗位场景,配合一定的听力技能来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给学生布置模拟场景会话,然后在上课时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操练,然后一起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把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相结合。例如,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他们以后的岗位多数是“业务与生活接待”“接听电话”。因此,在日常口语训练中,我们应该侧重这些场景的会话训练,有目的地进行强化管理。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让他们练习接待客人和接电话的口语训练,这样可以把基本技能训练同实用的日常和业务交际训练结合在一起,使二者构成一个和谐的教学体系。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某一种产品,让学生在准备和操练的过程中把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结合起来。通过类似的引导,把工作场景同学习过程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交流,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语言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调查,大多数学生在岗位上要用到英文版的产品说明书和操作手册。有的还要用英文写报告等。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高职学生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需求,选取与行业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尽早融入到行业英语当中,为今后的工作打下阅读基础。写作是检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项技能。据调查,学生在岗位上所用到的英文写作主要是以应用型为主。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不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英语写作能力。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业务接待、会议安排、电话留言”等方面的练习。而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让他们练习写询价信、告示等方面的应用文。所有这些英语应用文写作,都能在教材中找到题材。由此可见,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选择相应的阅读资料,让学生涉猎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同时把普通的应用文写作同他们日后的岗位联系在一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把行业英语渗透到基础英语的教学阶段,才能为他们未来行业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我们的高职英语课程应该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价值取向,以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发展方向,不断促进高职英语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渗透行业英语,把基础英语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行业英语学习当中去,实现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自然过渡,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夯实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黄娟.“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杨成青.从毕业生的需求看大学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叶发锦.论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机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0(11).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是相对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而言的。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这种英语课程的开设围绕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目前很多高校开设有此类课程,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商贸英语、科技英语、文秘英语等。也就是说ESP课程把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培养与职业领域相适应的英语应用能力,形成了一个针对性强、以实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是“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统一”。(李俊芬,2003:8)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兼用英汉两种语言来讲授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语言教学,而是以教授专业知识为主,是在特定语言环境特定学科中使用的英语。可由英语教师或专业教师授课,要求教师必备良好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
目前高专类院校都开设有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甚至不少院校已经在尝试双语教学和ESP课程建设,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由于没有统一的ESP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英语教师不懂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又不善长英语教学,形成了懂专业的不懂英语,懂英语的不懂专业的局面,加上课时少,因此有些教师就因陋就简,把ESP课上成了单纯的语言课,一味地讲解语法词汇句型结构,或者把ESP课上成了单纯的专业课,忽略了语言技能,将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割裂开进行教授;学生则认为双语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脱节,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双语课堂的学习。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的积极性。
3.1 学生的英语基础。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明显薄弱。高专教育一直被定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上,所以这类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入校时其整体成绩和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生源来自于普通高中,而另外一些来自于职业中学,这两类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对英语要求的差异导致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有的英语教学比较测重于词汇的讲解和语法的分析等基础知识,而双语教学中英语只是传授和学习专业知识时使用的一种教学语言。在双语课堂上,学生应该围绕着专业问题开展思考,而不是注重原文中的句子或语法,更不能进行语言操练。
3.2 教师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师资水平。主讲双语课程的老师必须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用熟练的英语教授专业知识。而现阶段大多数师资水平局限于要么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不懂外语,要么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却缺乏必需的专业知识,不能教授专业课程。因而必须加大对英语师资的培训,鼓励拓宽知识面,不能让师资条件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3.3 课程的开设时间。高专类院校一至四学期都应是学生进行语言准备的时期,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远未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水平,此时开设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基本无法体现。应在一至三学期注重开设英语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理论课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第四学期开始开设ESP桥梁课,如文秘英语、商贸英语、服装英语等。通过ESP课程逐步渗透专业知识,将语言与专业融合,为学生适应双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三年级时开设双语课程可谓水到渠成。
4.1 教学中拓展词汇。是指在ESP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专业词汇。如增加英文专业术语、增加英文的案例分析、尽量选择题材同教材相近、内容与课文相辅相成的阅读材料等,这样既深化了对同一题材的英语学习,补充了词汇,又进一步介绍了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适当加大英语在课堂上的使用比例,最终达到全英文授课。
4.2 试行小双语。根据不同等级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授课,对于基础较差者以汉语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英语,要求学生背诵英语课文;对于基础较好者以英语为主,在授课的同时用汉语作必要的翻译和说明,要求学生用英语总结主题思想。这是一种自由、易于操作的方法,很适合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实施。
4.3 开设选修课。是指开设专业或专业入门课程的全英文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水平选择学习,根据其英语基础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或只作为对其专业语言技能的一种培训,不计学分。
ESP课程和双语课程应各有侧重,互为补充。ESP是大学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而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更有助于造就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元化人才。高职高专类院校英语教学向双语教学过渡势在必行。
[1] 韩建侠,俞建理.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 现代外语,2007(2)
[2] 张幼斌,蓝若宇.论广告英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意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4)
[4] 王敏.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及展望.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5] 覃成强,黄里云. 因材施教,灵活多变-英语教学方法与学习风格初探.高教论坛,2006(12)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很好的实现知识点的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而且要求学生能够不断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教师在初中阶段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意义。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能够有效培养初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探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只有有效把握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才能打好英语基础,为以后进行更加深入的英语学习搭桥铺路。想要使学生有效进行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引起重视。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由于进行英语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就要看教师是否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师,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教学使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较强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并掌握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加顺利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初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起重视。预习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对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知识点有重要意义。
英语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不仅对学生有效进行英语知识点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有很大帮助。预习阶段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大好时机,预习阶段学生对教师还没有讲解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勇敢的面对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而且对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
预习也为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知识教学奠定了基础。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如果学生直接进行知识点的学习,难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如果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就重点与难点知识能够提前熟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为了有效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与技巧,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只有有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更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英语基础知识开云全站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好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由于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词汇、对话等基础知识点较多,有些学生为了学好英语这门学科,就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虽然死记硬背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点,但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效率及应用知识点方面却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基础知识点学习习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知识点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将英语知识点的学习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记忆,也才能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下工夫,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自然十分重要,尤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作为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更是ε嘌学生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深刻的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一个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做出长时间努力的活动,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其中应该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应用习惯。
就目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来看,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点的过程中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在提升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却没有引起重视,这就使得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应用英语的习惯,才能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英语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在课间与其他学生对话过程中应用英语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应用英语的好习惯。
古人就倡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温故而知新”,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复习环节引起重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温故而知新,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时间还不长,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后复习。
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英语教学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时代的发展特色做好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工作,通过英语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他们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做好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完美衔接,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发展与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相脱离,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往往由专业英语教师负责,他们虽然英语专业素质较高,但是缺乏对学生专业的了解与认识,强调词汇与语法教学,并等级考试为教育目标,没有突出英语语言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第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会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在课堂上讲解大量的英语知识,以配套的录音材料做辅助,手段单一,而且没有以学生的专业岗位为教学需求,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第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当前,从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师以专业教师为主,他们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了解不多,大部分都没有接受高职英语教育的专业培训,缺乏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与教学实践的经验,很难做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
1.以能力为核心,提高语言综合能力。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应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成为能力培养,这是实现与专业教师相衔接的关键。在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中,虽然稳固扎实的知识传授必不可缺,但是仅仅掌握这些固定的知识,无法讲其转变为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就丧失了本质意义。高素质的应用型与技术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其中职业能力指的是除工作岗位之外的其他基本能力,也是伴随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技能,公共基础英语教师应为学生的这种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其处理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或者是通过英语阅读与协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以实用为导向,彰显职业英语特色。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与普通高校不同,不仅强调学生的英语基础,还应该突出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与实用性,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以实用为导向,从而做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完美衔接。高职院校主要教育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和企业生产,造就高技能、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应面向市场,针对学生具体专业教育的特点,恰当调整与改革教学内容,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发展与就业需求奠定良好基础,真正做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同时,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来说,应不断了解和学习学生的展业知识,选择英语教学和专业教育可以相互衔接的切入点,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组织和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强化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并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3.以实践为引导,构建开放英语课堂。在高职教育活动中,大部分专业教育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开云全站力,通过实践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日常生活与课程教学中,学生只有通过大量读、写、听、说的英语语言实践,才能够不断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规律,做好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因此,在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为前提,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他们参加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构建开放式英语课堂,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与课堂学生的有机互动中,调动对英语知识深层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并培养和提高他们对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当然,高职英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应与他们的具体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进行相关的实践训练,辅助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实现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
在高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活动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理解,也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高职英语教师应不断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全力保证公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为学生的专业服务。
[1]程辉.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模式[J].考试周刊,2013,08:81-82.